文学馆 > 历史小说 > 汉末雄风 > 第七十四章 凝脂赛霜雪,英雄心意决2

第七十四章 凝脂赛霜雪,英雄心意决2(1 / 1)

伏皇后行礼后柔声道。

“妾见陛下心情不佳,欲陪陛下饮数盏清醴,未审陛下钧意若何?”

清醴便是上等清酒,也就是中山冬酿。

此酒为米酒,度数极低、甘爽可口,是以孕妇亦可当饮料少量饮用。

刘协好饮酒,又值心情低落,因此当然不会拒绝伏皇后如此请求。

于是其人心情略微好了一些,颔首道。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“梓童,而今你已有孕在身,切记不可多饮。”

伏皇后微微一笑:“妾惟愿陛下心情转佳耳。”

伏皇后这句话…略带些茶香。

刘协显然不懂何为绿茶,其人心情更佳,勉强一笑。

“如此,吾二人便同饮数盏冬酿。”

所幸刘协自知理亏,赵旻此番应对又远不如曹操那般残忍,是以刘协倒也没有痛骂赵旻不是玩意儿。

当然,刘协发发牢骚在所难免。

夫妇二人隔几相对而坐,刘协愁眉苦脸。

“梓童,吾本以为卫将军乃纯良之臣,岂知其人仍紧握大权,不愿分权于吾也!”

在刘协心中,愿意将大权转交其人的大臣,才算是纯良之臣…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然而,刘协在许都歌舞升平、粉饰太平的环境中,恐怕早已忘记,如今仍是人命贱如草芥的乱世!

由此可见,刘协被曹操如软禁般关在深宫,已经与这乱世严重脱节。

伏皇后闻言甜甜一笑,刘协满腹怨气登时消散不少。

伏皇后柔柔问道。

“陛下,妾闻卫将军自抵许都后,奋不顾身救驾在先,事后又未曾大肆杀戮,亦未曾染指政务。

卫将军既迥异于老贼董卓、国贼曹操,陛下又何必如此猜忌于卫将军?

妾一介女流,无心干预陛下之事,惟好奇耳,请陛下勿多心。”

刘协哂笑:“梓童莫非已忘记,前者皇叔刘子台之言?兼且,吾欲重掌北军五校,赵从文却屡次三番相阻,其人意欲何为?”

刘协不知,北军五校早已名存实亡。

曹操已建立起“中军制”雏形,但即便是曹操,其人本军编制也不过三校一万五千人而已,就这,还长期不满编。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并非曹操不愿多征兵,委实是其人养不起太多兵。

五校便是两万五千兵卒,且不提兵源皆为各家各户壮丁,只说军粮从何而出?

曹操都养不起如此规模的中军,刘协便能养起?

事实证明,刘协与外界严重脱节,他如今相当于活在自己的世界中。

他天真单纯地以为,在屯田推行之下,各地不缺粮帛,百姓安居乐业…

然而伏皇后比刘协清楚许多:

赵旻之所以能养起近十万大军,一是今岁赵旻领地粮食还算丰收,粮草充裕;二是袁绍留下大量粮草辎重;三是…据说赵旻敲诈来一笔巨资;
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:赵旻在数月中,安置了数十万流民屯田,而且可以实现一年两熟。

若非如此,赵旻哪里敢养十万大军?他又不是底子厚、屯田时间更久、财大气粗的袁绍!

综上所述,伏皇后果断放弃了对自己丈夫的治疗。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其人再次甜甜一笑:“原来如此。陛下勿忧,伏氏满门始终忠于陛下。伏氏之资,尽为陛下之资;伏氏之兵,皆为陛下之兵!”

伏皇后…真乃高人也!

刘协心情瞬间转佳。

于是…在巧笑倩兮、如花解语的伏皇后陪同下,刘协兴致一来…最终喝得酩酊大醉。

伏皇后俏脸含霜,冷冷喝道:“扶陛下安歇!”

百子坊内近侍、婢女,如今皆为伏皇后之人,见伏皇后生气,这些人皆战战兢兢、如履薄冰。

伏皇后看也不看刘协一眼,起身径自向外走去。

她对刘协,已经完全绝望。

同一时间,荀彧在尚书台的衙署内。

荀彧和赵旻二人,正兴致勃勃地讨论攻打九江刘馥的战略和战术。

原文&来~自于塔读小~说APP,&~更多.免费*好书请下载塔~读-小说APP。

攻打九江本身,并不值得如此,因为赵旻的战略毫无问题,且刘馥实力尚且不如刘勋。

他们所讨论的,实则是…赵旻的担心。

也就是打着打着,万一从刘馥阵中跑出个夏侯渊或者夏侯惇,赵旻又该如何应对。

荀彧笑道:“阿旻,此未尝不是幸事焉。”

赵旻转念一想,当即恍然。

“叔父大人言之有理。此正所谓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”

荀彧笑着颔首:“遑论夏侯妙才颇有其人先祖滕公遗风,阿旻若于阵前与其人相遇,或可收归帐下亦未可知焉。”

赵旻闻言,俊目登时亮了起来。

他忍不住盘算起收夏侯渊的可能性。

滕公,正是夏侯惇、夏侯渊的老祖宗夏侯婴,刘邦最信任的开国功臣之一、托孤重臣。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观夏侯渊本传…其人与张辽、乐进有一拼,本传几乎是战功史。

但平心而论,历史上的夏侯渊在曹魏阵营中虽是妥妥的外戚第一人,但无论成就还是战功,其人不及五子良将以及朱灵。

定军山之战,将夏侯渊勇而无谋的弱点暴露无遗。

一念及此,赵旻又忍不住暗暗发起牢骚:

老叔你手也忒快!好端端一个朱灵,你咋说杀就杀了呢?

朱灵之能,绝不亚于张辽、徐晃…唉!可惜!

赵旻抱拳:“大人,若夏侯妙才现身,旻必生擒之。然则,旻三路夹攻之策,大人以为如何?”

荀彧颔首:“以势胜之,甚善!公达、伯然调拨粮草辎重,亦甚妥也。阿旻,此战你若因势利导,或可速战速决。

阿旻勿忧许都之事,某必与子龙、文谦配合无间。”

赵云是中领军,乐进是骁骑将军,赵旻对他们绝对信任。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荀彧如今也与赵旻颇有默契,再加上杨彪、钟繇等人,赵旻确实无后顾之忧。

所以,忙完正事的赵旻,便准备去北军军营。

他要遣可靠之人,去南郡找刘表买粮草。

陈留的粮草虽充裕,但赵旻不准备大量使用,而是做为战略储备。

财帛又不能吃,留来何用?不如趁今年荆州丰收、且长沙郡张羡之乱已定,将其换成实实在在的糙米。

高筑墙、广积粮、不称王,这是赵旻的大策略。

于是赵旻找到段煨和贾诩,又给老丈人张绣写了封信,将此事安排妥当。

忙完这一切,已到了酉时。

赵旻正欲回杨府,便见伏完骑马匆匆而至。

“卫将军,老夫于寒舍略备薄酒,请太尉、宗正及卫将军畅饮。”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赵旻忍不住咽了口口水…

他馋的不是酒,而是…

因此他不假思索,欣然应允。

一老一少策马驰至伏府正门时,杨彪、刘艾也刚好赶至。

杨彪笑眯眯道:“阿旻,令堂近日即至,老夫已于寒舍洒扫、收拾出一处独院。

阿旻如不嫌弃,便与令堂、张氏、两位高徒暂住于彼处何如?”

赵旻闻弦歌而知雅意。

老头儿的潜台词是:你老娘要来,这两日暂时不要与阿月同房,免得你老娘小看老夫宝贝闺女。

这时代,不管义女还是徒弟,与自己亲生的区别不大。

干爹…在这时代如同亲爹,绝对没有其他含义。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同理,在曹彰、曹植看来,赵旻这个恩师,与他们亲爹曹操区别也不算太大。

卞夫人打的就是这个主意。

若非孝子丕将束发、还需给曹操守孝,或许卞夫人也会把其人撵到赵旻这里。

曹洪替曹操敛的那些巨资,已被卞夫人充分利用,简言之,那笔巨资,人家卞夫人花得超值,这是双赢之举。

宴后,伏完留下赵旻。

老头儿借着酒劲儿说起“胡话”。

“阿旻,老夫已将阿雅撵回故里,罚其人闭门反思,常从中郎将之事务暂由阿旭代理如何?”

所以说,压根儿轮不到赵旻惩罚伏雅。

随后伏完半开玩笑道:“阿旻,你如今亦算老夫女婿,然否?”

赵旻行礼:“大人所言极是!”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老头儿满意地挥挥袍袖。

赵旻径自跑向后院熟悉的屋舍。

只见红帐内,凝脂赛霜雪。

【作者题外话】:东汉皇帝,称皇后为“梓童”。

刘协一直被曹操软禁,而曹操为避其人旧主袁绍,选择的许都又远离前线,所以,长年累月下来,刘协便生出天下太平的错觉。

这种人,已经绝对不适合再握实权。

所以,便是忠心如荀彧,也不敢将政务交给刘协。

以东汉那低下的生产力,诸侯确实无法养太多兵,因为确实养不起。

每多一名兵卒,便要少一个壮劳力,而且还要吃军粮,遑论兵卒训练、打仗之时对军粮消耗更多。

在东汉这亩产五六斛,也就是不到二百斤的时代,除了袁绍,谁能养起十万兵卒?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《三国演义》中那动不动几十万兵卒的战役…不好意思,本故事纯属虚构。

这一章,咱们聊一聊夏侯渊。

夏侯渊是曹魏勋旧肺腑,与曹操为连襟儿(哥俩娶丁氏姊妹为妻),又为曹操背黑锅蹲过大牢,渊子衡又尚公主,特受宠爱。

关于其军功履历,记载甚详,无需赘言。

但夏侯渊有个特殊称谓,即“白地将军”。

“白地将军”之名,不见于《三国志》原文及裴注,而见于《太平御览》辑录的《魏武军策令》,是一条有关“鹿角工事”的词条摘录。

从引文的辞令口吻上看,“白地将军”很明显是一种贬义称呼,可知与渊“屠城劫掠、夷为白地”的军功无关。

《魏书二十五高堂隆传》又有一条“吴蜀二国、非白地小虏”的记载,陈《志》全书唯见一例。

由此可以推导出“白地”二字的含义。

白地者,空空如也。

原文&来~自于塔读小~说APP,&~更多.免费*好书请下载塔~读-小说APP。

“白地”即一无所有,“白地将军”特指有勇无谋的领兵者。

纵览夏侯渊本传,虽战功赫赫,却也可察觉,其人确系有勇无谋。

先来了解一下夏侯渊其人。

夏侯渊军功彪炳,与“白地”似有不同。

夏侯渊是三国汉季名将,与族兄夏侯惇共同仕宦魏武。

夏侯渊字妙才,惇族弟也。--《魏书九夏侯渊传》

实际从夏侯兄弟的履历来看,夏侯惇更类似主持屯田与后勤工作的“儒将”,夏侯渊则是冲锋陷阵、披荆斩棘的“斗将”。

夏侯渊的战斗特点,是“快”且“烈”。

其行军速度冠绝曹营诸将。

在陈寿与王沈笔下,夏侯渊“转斗千里”,军中称之为“典军校尉夏侯渊,三日五百,六日一千”。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这点与徐晃不相上下。

渊为将,赴急疾,常出敌之不意,故军中为之语曰:“典军校尉夏侯渊,三日五百,六日一千。”--王沈《魏书》

(太祖令曰)吾用兵三十馀年,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,未有(如徐晃)长驱径入敌围者也。--《魏书十七徐晃传》

其摧锋陷阵的威力亦为可观。《夏侯渊传》基本是一部“军功史”,无一字废话,全是各种交锋记载。

其人本传频率高、烈度猛,且几乎百战百胜。

类似记载格式者,还有张辽和乐进。

详见《魏书九》与《魏书十七》,文多不载。

换言之,夏侯渊实际是具备了“五子良将”水平的“姻亲将领”。

因此,《魏武军策令》当中提到的“白地将军”,也就特别有探讨价值。

因为夏侯渊军功卓著,曹操却称其“本非能用兵也”,很是奇怪。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有必要探讨“白地”的含义。

白地,即空无一物的土地,此处引申为“胸中空空、有勇无谋”。

在魏晋官修史中,“白地”二字比较罕见。

《三国志》仅出现一次,《后汉书》与《晋书》则未见记载。

《三国志》中借高堂隆(曹叡的老师)之口,提到“明帝荒淫奢侈、吴蜀作乱于外”的隐患。

高堂隆称:吴蜀两国,既不是“白地小虏”,也不是“聚邑之寇”,而是横跨州郡、人户众多的僭主,欲与中原争霸云云。

(高堂隆曰)今吴、蜀二贼,非徒白地小虏、聚邑之寇,乃据险乘流,跨有士众,僣号称帝,欲与中国争衡。--《魏书二十五高堂隆传》

为《资治通鉴》做注的胡三省,将“白地”解释为“不生草木的大漠”,对“聚邑”则解释为“盗贼窃发屯据的聚落”。实际将吴蜀两国与“鲜卑乌丸”相比对,将“白地”解释为“沙漠”。

白地,谓大幕(大漠)不生草木,多白沙也。小虏,谓乌桓、鲜卑也。聚邑之寇,谓盗贼窃发屯据乡邑聚落也。--胡三省

此说虽无不可,却有失偏颇。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尤其在“白地将军”与“白地小虏”的相似结构类比下,“沙漠说”无法解释夏侯渊“白地将军”的含义。

按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与《现代汉语词典》,“白”指一无所有;“白地”指没有树木、庄稼、房屋的土地。

常见的烧为白地、夷为白地,皆指土地空空如也。

古时称呼“无功名在身的百姓”为“白丁”或“白身”,也是同样道理。

因此,夏侯渊所谓的“白地将军”,直译就是“空空如也的将军”。

问题在于夏侯渊军功彪炳,绝非一无所有、空空如也。

这就需要结合《魏武军策令》的后半段话来看,即“为督帅尚不当亲战,况补鹿角乎!”

(夏侯)渊本非能用兵也,军中呼为"白地将军",为督帅尚不当亲战,况补鹿角乎!--《魏武军策令》

在曹操看来,修补防御工事一类的事情,是偏将(张郃)应该做的。

夏侯渊身为一军之主,本应居中持重,统率调度,却亲赴险地、干一些无足轻重的小活儿,以致身死军破。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如此,可谓胸中空空如也,徒有一身蛮力。

这一章暂且介绍到这里。

下一章,咱们通过夏侯渊之死,再详细阐述说明夏侯渊如何“白地”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,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,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: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