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馆 > 历史小说 > 汉末雄风 > 第一百七十四章 调兵将,部署忙

第一百七十四章 调兵将,部署忙(1 / 1)

孙策一怔。

“旻弟竟如此焦急?”

赵旻想哭:哥,袁绍如今啥情况您是真没听懂?

他苦笑抱拳:“兄长,如今曹孟德之决战一触即发,袁本初形势危急,弟不能不急!”

孙策失笑,摆摆手道:“旻弟速去速回!”

赵旻行礼后转身欲走,孙策忽然扬手道。

“且慢!旻弟粮草尚足否?”

身份证-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

赵旻不假思索道:“兄长勿忧,今岁徐州虽歉收,但尚可支撑数月有余。”

论睁着眼睛说瞎话,赵旻若称第二,恐怕也只有曹操敢自称第一。

孙策大笑道:“无妨,明日兄为弟备十万斛稻谷便是。”

在豪气冲天的孙策面前,赵旻终于为自己的卑劣行径感到一丝丝羞愧。

于是其人深深一揖:“兄长高义,弟铭感五内!待兄长夺下九江郡,弟必尽心竭力,为兄长筹措粮草。”

腹黑男担心大舅哥看到自己脸上的羞愧之色,是以,他说完转身便走。

腹黑男心道:也罢,大舅哥既然对老子如此好,老子便尽力助他一臂之力!

授兵制的缺陷…老子定要尽力帮他完善,五年之内,这个该死的制度最好能彻底取消,否则将后患无穷!

事实证明,厚颜无耻的赵旻也是要脸的。

赵旻不敢有丝毫怠慢,他唤来守于帐外的步骘,以及候于辕门外的那屯亲兵,便匆匆向渡口驰去。

塔@读小说——^免费无广告无。弹窗,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。*

来时的舰队,除了赵旻自己的旗舰,余者皆为先前孙策借步骘载粮的艨艟。

此番赵旻前来,那些艨艟上也载有价值二十万斛稻谷的聘礼。

此次结亲暨结盟至为关键,为此,赵大娘几乎拿出了近些年全部经商所得。

是以,如今渡口处的舰队,赵旻只能乘坐自己的旗舰离开。

百余人匆匆上船、扬帆起航后,赵旻终于可以与步骘一起商量军务。

赵旻将如今的紧迫局势,简明扼要地向步骘说明。

他重点提到的是:

因袁绍先前对麹义失恩,且因袁绍麾下河北派、中原派两派士族矛盾日趋尖锐,再加上有荀谌在背后煽风点火,张郃高览很可能要倒戈。

这二人是袁绍重将,张郃还统领着袁绍的大戟士,所以…

步骘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
讨论群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

“主公,曹孟德欲何时展开决战?”

赵旻摇头:“尚且不知!但依我推断,荀文若一旦将战马交易,并将其配备于李曼成、颖川士族部曲,便距决战不远矣!”

步骘对此有些疑惑。

“主公,步卒便为步卒,如何由步转骑?”

赵旻失笑道:“子山,步卒无需转骑兵,只需可骑马驱驰便足矣!”

这种可提升机动性的快速反应特殊兵种并不稀奇,在后世,其被称为“龙骑兵”,也就是骑马步兵。

留给曹操的时间不多了,事急从权下,甫得近万匹战马的荀彧,给曹操献如此奇计不足为奇。

荀彧确实无愧“良、平之才”、“王佐之才”的评价。

所以,赵旻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
对此赵旻无可奈何。

塔。读-小.说&~AP~>*~P。,完全.开@~源免费>.的网文小说*。网-站

盖因他急需耕牛安抚关中流民。

这也是段煨交出兵权定居许都、后期马腾依样照做的大前提。

这两个西凉大佬若就此安定下来,别说陇右,丝绸之路赵旻都敢趟一趟。

马腾安做汉臣,马超、庞德在手,张鲁若不知进退,便将是冢中枯骨。

如此情况下,韩遂还能掀起多大风浪?

荀彧便是看准了这一点,才会怂恿曹老板提前与袁绍展开决战!

和平曙光乍现,由不得荀彧不着急。

赵旻当然可以作壁上观,但如此一来…他与那“孳孳为利”之盗跖有何分别?

话说回来,从赵旻急欲将战马易为耕牛时起,荀彧便看清了赵旻。

所以,荀彧算准了,赵旻为庶民,为社稷,为天子,决不会任由曹操打败袁绍。

首发@:塔-读&小说

退一万步讲,就算赵旻自私自利不顾天子,待曹操回师许都从容部署,失去大义名分的赵旻,覆亡也只是迟早之事。

反正荀彧借此一事,不但彻底看清赵旻是忠是奸,而且避免了天子刘协落入袁绍之手,荀彧无论如何都绝对不亏。

荀彧清楚,以曹操之眼光格局,其人最多继续让刘协做个傀儡,而决不会如董卓、袁绍般兴废立之事。

就算曹操重掌许都,情况也并不会因此变得更糟,忠汉之臣可运作的空间仍存。

这便是被赵旻一眼看穿的荀彧之阳谋。

更何况,荀彧笃定,肯为流民资敌的赵旻,决不会坐视曹操把握住仅存的胜机而不管不顾。

这既是荀彧的试探,也是其人对赵旻的考验。

荀彧应是作是念:你赵从文既然不按我荀文若之套路出牌定关中,且收效甚佳,我荀文若便出此难题,且看卫将军如何脱困?

所以,看穿一切的赵旻,与同样看穿七七八八的鲁肃,才会如此忧心如焚。

前文提过,赵旻不能围困许都,以防曹操鱼死网破、袁绍坐收渔利;

扣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

陈留大本营之中军同样不可调动,以防李曼成趁虚而入。

弘农、关中初定,更不可无兵镇守。

豫州刺史部治所沛国谯县,是曹氏和夏侯氏老家,有张飞率五千兵卒坐镇,那两家老老实实,但赵旻调离兵卒试试?

综上所述,赵旻可用之兵,惟有陈登部曲和臧霸的泰山兵。

赵旻火急火燎赶来江东与孙策结亲结盟的目的,就是为了解除九江太守刘馥之威胁,以便将陈登部曲调至东郡。

步骘虽然看不透这波诡云谲,但赵旻在向他解释龙骑兵后,其人也看出其中之险恶。

“主公之意为…官渡西线,乃至袁绍后寨,皆将不保?”

赵旻苦笑颔首:“恐怕非止如此。子山,袁本初自兴平至今,不过十年间,便从渤海太守成为据四州之大将军。

期间其人平诸贼、灭不可一世之公孙瓒,定乌桓、鲜卑,奠偌大之基业,何其雄哉!”

步骘颔首:“主公所言甚是,袁本初出身公卿世家,孚海内之望,诚非阉宦出身、猜忌多疑之曹孟德可比焉!”

本书-首发^>:塔-读小~。说A~P-P——免费&.&无广告*无弹窗,还能跟-~书友们-一^*@@起互动*。。

看官们休要怀疑,“猜忌多疑”是汉末群雄对曹操的共识,在《三国志》中,各传主对曹操的此类评价俯拾皆是。

董昭和满宠都是例子。

此外,还有个更为明显的例子:与袁尚前后脚死的张绣。

看官们请看曹老板为大家演示:什么叫兔死狗烹。

贾诩有话说:司空,咱们说好的,不杀张绣啊!

所以,张绣之死,惊出贾诩一身白毛汗。

从此贾诩不得不低调过活,夹起尾巴做人。

(贾诩)惧见猜疑,阖门自守,退无私交,男女嫁娶,不结高门。——《魏书贾诩传》

赵旻苦笑更甚。

“然则,子山,袁本初兵卒既众,谋士亦多智,猛将且勇,何故与曹孟德纠缠至今而不得寸进乎?”

原文来&自于^>塔*读小&说@

步骘闻言,细思极恐。

他至此方知,赵旻为何如此忧心忡忡。

赵旻已来不及将自己的分析向步骘讲清楚,因为船已靠岸。

他仍是“相信科学”地一跃而下,径自找到管理渡口之吏,遣其人去唤陈登至此。

少顷,头戴进贤冠的陈登便策马疾驰而至。

赵旻摆摆手,示意其人无须多礼。

“元龙兄,今我等已与江东共誓盟约、守望相助,兄速调兵,明日我军便开拔,经水路至琅琊。”

刚刚下船的步骘拱手作揖。

“骘留于江都协助元龙兄。”

陈登悚然一惊。

本小说首发站点为:塔@读小说A@PP

“主公何以惊惶至此?”

赵旻将袁绍欲行废立之事的分析,简明扼要地告诉了陈登和步骘。

“是故,田元皓、沮公与二人不愿为袁本初出谋划策也。而此二人之消极怠战,使袁本初迁怒于河北士族。

张隽乂(张郃)本便因麹义之死心生芥蒂,我深恐其人临阵倒戈,致袁本初惨败也!”

陈登蹙眉颔首:“如此,主公何不为宣高修书一封?”

赵旻对孙策一见投缘,恨不能结义…

孙策对赵旻又何尝不是如此?只是,他选择了更稳妥的办法:联姻!

值此乱世,他俩这种超脱功利的感情,是难得的一股清流。

尽管赵旻腹黑依旧!

赵旻对荀彧策略的分析…不完全准确。

密码563743675

赵旻还是有些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。诸位大大莫要怀疑,荀彧荀文若当得起君子二字!而且其人绝非岳不群那种隐忍伪君子。

荀彧对得起曹操,对得起刘协,他只是对不起汉室,所以选择饮鸩赴节表明其人之志,这还不叫君子?

在荀彧反衬之下,曹操的行径绝对是反派!

《三国志》中关于曹操猜忌多疑的记载…委实太多!

云某担心影响上传,所以不再列举。

待官渡之战后,不管谁胜谁负,云某将就官渡之战前因后果,结合陈寿先生隐晦之言,为诸位大大还原出历史上真实的曹操,以及真实的袁绍。

相信云某,那绝非被曹魏史官吹捧、丑化的两个脸谱化角色。

袁绍能在拔剑恶董卓之后,于短短十年间创下如此基业,其才华、气度、决断,绝非《武帝纪》以及其人本传中那般不堪!

说到袁绍本传,陈寿先生已经不能算暗示了!

《三国志》所有传记中,如此肆无忌惮、不惜笔墨丑化传主的,惟此一篇!而专美传主,是《三国志》惯例!

讨论群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

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?

下面说一下陈登。

本书中,由于赵旻遮掩了陈登的才华,所以云某不得不为陈登正名。

(陈登)养耆育孤,视民如伤……州牧陶谦表(陈)登为典农校尉,乃巡土田之宜,尽凿溉之利,粳稻丰积。--《先贤行状》

按《寰宇记》记载,北宋时代,江都县西十五里处,尚有“陈登塘”。可见其昔日功业。

爱敬陂在江都县西十五里,陈登初开此陂,百姓爱而敬之,因以为名,亦号陈登塘。--《寰宇记》

广陵百姓,得益于陈登主持修建的灌溉工程,“爱而敬之”。这与《先贤行状》中陈登“甚得江淮欢心”的记载完全吻合。

(陈)登以功加拜伏波将军,甚得江、淮间欢心,于是有吞灭江南之志。--《先贤行状》

陈登,治农有一手!

陈登在广陵治戎讲武,明审赏罚,海贼薛州率万户归降。这为陈登日后抵御孙权,奠定了军事基础。

塔。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线免费阅&读!

(陈)登在广陵,明审赏罚,威信宣布。海贼薛州之群万有余户,束手归命。未及期年,功化以就,百姓畏而爱之。--《先贤行状》

所以说,其人治军也有一手!

仰仗着尊贵出身与文韬武略,陈登养成了极为傲慢的性格,也因此饱受非议。

比如名士许汜,便骂辱陈登为“湖海之士”。

许汜与刘备,并在荆州牧刘表坐。(刘)表与(刘)备共论天下人,(许)汜曰:“陈元龙湖海之士,豪气不除。”--《魏书吕布传-附传》

“湖海”亦被校勘为“淮海”,但由于下接“豪气不除”四字,可知“湖海之士”实际是指陈登的豪侠气质。

陈登还是个豪横的游侠!

陈登遣陈矫赴许县求援时(199),陈矫曾对曹操说过这样一番话:

“鄙郡虽小,形便之国也,若蒙救援,使为外藩。”

(陈)登令(陈)矫求救于太祖。(陈)矫说太祖曰:“鄙郡虽小,形便之国也,若蒙救援,使为外藩,则吴人剉谋,徐方永安。”--《魏书陈矫传》

塔~读A>-。PP,免费小说网站。

可以看出,陈矫将陈登统治下的广陵郡称作“国”。

东汉末年,郡国本位化思想严重,郡吏往往将本郡称作“本朝”,将郡守称作“郡朝”或“府君”。陈矫那番“使为外藩”的说辞,也清楚点明了广陵郡的独立地位。

注:郡国本位化问题,见卫广来《汉魏晋皇权嬗代》。

换言之,陈登虽然是在曹操的支持下才出镇广陵,但他与曹操的关系,却并非上下级,而更类似合伙人。

曹操因为爱惜陈矫的才干,想留为己用。不料陈矫又说“本国倒悬”,给曹操吃了一个大大的闭门羹。

太祖奇(陈)矫,欲留之。矫辞曰:“本国(指广陵郡)倒悬,本奔走告急,纵无申胥之效,敢忘弘演之义乎?”--《魏书陈矫传》

看陈矫“本国”、“外藩”一类的措辞,可知徐州南部的广陵郡,与徐州北部的琅琊等地(泰山诸将镇守)相似,均属于高度自治的独立地区。

臧霸为代表的泰山诸将,虽然在立场上亲近曹操,却始终游走观望,直到建安十年(205)袁谭覆灭,才“遣子入质”。陈登的情况也类似,可惜他“降年夙殒”,没能熬到那个时候。

太祖破袁谭于南皮,(臧)霸等会贺。霸因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。--《魏书臧霸传》

陈登在广陵“有威名”,以一郡之兵,抗孙策六郡之力。东晋学者孙盛,对此概述为“孙策威行江外,然黄祖乘其上流,陈登间其心腹”。

密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

孙策虽威行江外,略有六郡,然黄祖乘其上流,陈登间其心腹,且深险强宗,未尽归复。--《异同杂语》

孙盛有良史之名,且东晋与三国时代接近,他将陈登与黄祖并称,也能佐证陈登的自治地位。

所以,云某在本书中,通过赵旻火烧昌豨、助陈登火烧孙权两件事,让臧霸和陈登这两个谁都不服之游侠,对赵旻心服口服。

陈登性兼文武,雄资异略,忠亮高爽,名重天下。可谓一时人雄。

(陈)珪子(陈)登,字元龙,学通古今,处身循礼,非法不行,性兼文武,有雄资异略。--《后汉书陈球传》

刘备赞曰:若陈元龙文武胆志,当求之于古耳,造次难得比也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,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,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: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